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集團要聞

      央視新聞 | 中國電科紅外探測器助力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實現重要應用
      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23年03月30日 編輯:新聞中心

        編者按:

        3月2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朝聞天下》節目以《國家航天局發布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首批圖像成果 在太空中感知地球“熱”的世界》為題,對中國電科紅外探測器助力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實現重要應用進行報道。

        中國電科11所發揮紅外技術優勢,研制出紅外探測器產品,成功應用于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搭載的寬幅熱紅外成像儀,有效助力該衛星實現重要應用。

        這款器件可快速提供大范圍的晝夜熱紅外圖像,能夠短時間內完成對地球表面的覆蓋觀測,有效支撐我國對水資源,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應急減災等行業的全自主監管能力提升。

        光譜綜合觀測衛星還有一項本領,它依靠一臺運行在太空的紅外相機來探測溫度,感知“熱”的世界。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攜帶了一臺寬幅熱紅外成像儀,可以晝夜不停地巡視地表的精確溫度。

        中國電科第十一研究所紅外探測器項目負責人 李冬冰:

        不管是什么物質,發出多少能量它都能感覺到。

        通過對溫度的感知,生態環境部等相關部門可以判斷局部地區是否存在污染,是否有高耗能企業違規開工等,這些統統都逃不過這顆衛星的“法眼”。

        中國電科第十一研究所研究員 孫浩:

        這是我們研制的衛星載荷用的紅外探測器原理樣機。圖像上顯示更白的地方,就是熱度更高的區域,將手部放在衣服上就可以看到圖像上出現變化。根據這些信息就可以獲取我們所需要的各種溫度信息,作為我們判斷的依據。

        正是由于這樣的特性,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在太空拍攝地球的紅外圖像,可以反演全球高精度的地表溫度信息,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水環境監測、防災減災等領域應用提供數據支持。

        延伸閱讀

        3月28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首批影像成果涉及生態環境監測、大氣環境監測水環境監測、自然資源監測四個方面。其中,搭載中國電科紅外探測器的寬幅熱紅外成像儀影像共3幅,一起來看看吧!

      火山監測圖

      傳感器:寬幅熱紅外成像儀

      接收時間:2023年2月14日—2023年2月19日

             上圖為WTI獲取的日本櫻島火山2023年02月14日的亮溫圖,下圖為該地區不同時刻的亮溫圖,從不同時刻的亮溫圖可以判斷火山噴發后對周圍區域的影響,有效支撐火山周邊海域環境的監測等相關工作。

      北極航道監測圖

      傳感器:寬幅熱紅外成像儀

      接收時間:2023年2月26日

             左圖為WTI獲取的2023年2月26日07:40:14北極航道圖,右圖為此地區的亮溫圖,上圖可以準確監測碎冰量及海冰融化情況,可以實現全天時海冰變化監測,為航道的安全保障提供重要數據。(中間的位置是北極航道,藍色表示低溫的陸地,綠色和紅色的為水體;綠色和紅色表示不同的溫度,紅色表示溫度高,是融化的水,綠色表示溫度稍低的冰。)

      溫排水監測圖

      傳感器:寬幅熱紅外成像儀

      接收時間:2023年2月2日—2023年2月13日

             上圖為WTI獲取的印度某工廠附近的溫排水亮溫圖,下圖為該地區不同時刻的亮溫圖,下圖清晰顯示了溫排水溫升擴散范圍及變化趨勢,可有效支撐電廠、核電廠等周邊海域環境的監測等相關工作。

      打印 關閉
      男桶女视频网页|五月天涩色av|久久国产免费|另类国产